亲,欢迎光临多多书院!
错缺断章、加书:站内短信
后台有人,会尽快回复!
多多书院 > 都市言情 > 大宋清欢 > 第330章 轻工业出口
  • 主题模式:

  • 字体大小:

    -

    18

    +
  • 恢复默认

邵清回到自家宅中,姚欢端上一盆热腾腾的猪杂饽饦片子,又要去点炭盆。

邵清阻止她:“苏公送的炭用得差不多了,省着些。一碗饽饦下肚,至少半个时辰不觉寒意。”

姚欢不免心疼他。

成婚的第二日,邵清就告诉她,自己在开封城的柜坊里,至今仍有五千贯,乃养父萧林牙通过胡人商队送来的资财。

姚欢明白,那算是他曾经做科技间谍的“经费”。

“我想换成便于携带的金子,开春北上雄州时,托叶柔的姐姐送还给我养父。”

果断地与自己过去的身份进行切割,做一个自食其力的普通人,姚欢当然支持邵清这样的决定。

只是,他二人现在虽然已经算得自食其力了,终究还是与绝大多数的京城百姓一样,买不起能在室内取暖用的好炭。

这个冬天刚开始的一旬,他们靠苏颂作为新婚贺礼的西凉瑞炭,过了几天舒服日子。

现下,眼看就到了炭尽凉来的时候。

姚欢返身,搂住邵清的脖子:“我们女子肌肤下的油脂甚厚,不怕冷,我担心你冷。由俭入奢易,由奢入俭难,你从前在燕京城,就算不像别个皇族那样脑满肠肥,啊不,是锦衣玉食……至少,至少冬天有炭盆,没挨过冻吧?”

邵清抓下她的手掌,塞入领子里焐着,笑道:“什么俭不俭、奢不奢的,还脑满肠肥……你不必虑及我那从前的世子身份。我如今,就是你普普通通的夫君。我一个七尺男子,若是不抗冻、不耐热,还怎么护你、陪你走天下?不若像高门豢养的小猧子那般,抱着炭盆、冰桶一处过算了,哪配娶妻生子。”

二人如燕儿呢喃、鸳鸯交颈,亲热片刻,方坐下吃饽饦。

“平底铁锅,我定了一百只。”邵清咽下一块猪红,与姚欢汇报订单详情。

姚欢惊喜:“这磁州崔氏真是家大业大,能备足那么多料。”

按照他夫妇二人的计划,一百只锅子,将被运往雄州。

邵清亦懂庖厨,在简王府的这段时日,他观察姚欢用平底锅做的生煎包子和其他菜式后,想到,这样的炊具,可以去到宋辽边境榷场,贩给辽商。

他告诉姚欢,契丹本是游牧与渔猎均擅长的民族,除了牛羊外,辽人喜爱食用的肉类中,还有鹿肉、熊肉、貔狸肉,以及来自东北乌古部落稳定进献的鲟鳇鱼肉。

“貔狸是什么?”姚欢好奇地问。

“就是一种比兔子还大的鼠类,肥嘟嘟的,没有寻常野兽的骚气。我们捕猎来进行饲养,用苜蓿、羊乳和粟米喂食,它们的肉就会更加腴嫩,烤起来有奶味。”

姚欢听了,脑中不知怎么就想到了澳洲和牛M9以上级别的牛排,在平底锅里滋滋冒油的画面。

的确,这种脂肪丰富的肉类,平铺于铁板上、靠自身溢出的油脂煎炙,香气胜过清水来煮,也避免烤制中常见的外表焦黑、里头还血淋淋的结果。

邵清也这么认为:“熊肉、貔狸肉适合平底锅烹制,鹿肉更是。鹿肉细腻,切成薄片摊开煎熟,口感才弹嫩。再说鲟鳇鱼,体型最小的,都足足有两三条黄河鲤鱼那么大,切割成扁圆的肉块,恰好置于平底锅内。对了,辽人还爱吃一种加入了‘铁脚菜’的烙饼。”

“铁脚菜又是什么?”姚欢对这菜名颇为好奇。

邵清嗔她:“令外祖舅公沈经略使的着述,你当真是一页也没翻过么?我还以为,至少讲吃的几篇,你会读一读。”

姚欢哂然,只得装傻充愣打个哈哈。

她心道,没办法,老天对我这个后世来的说白话、用简体字的穿越者,金手指没给全,让我能听懂、会说此世的语言,看古体字却十分吃力。《梦溪笔谈》、访辽实录那种书面记载,我还是直接从你这样的土着处打包批发一下吧。

邵清向姚欢解释,‘铁脚菜’是北地常见的野生蕨菜,比中原蕨菜更粗壮多汁些,可做腌菜炖肉,但鲜菜切丁后与面皮、乳酪、肉干、鸡蛋一同做成烙饼,更美味。沈公当年出使辽国,品尝过这道铁脚菜烙饼后,赞不绝口,录于访辽见闻录中。”

姚欢明白了。

敢情这就是你们大东北版本的匹萨嘛,果然用平底锅来烙、或者放入火炉烤,更佳。

姚欢被邵清科普了一番“舌尖上的辽国”后,转而疑惑道:“契丹二字的意思,就是镔铁吧?你们那里,铁矿更多,打不出平底锅吗?”

邵清十分乐于迎接她如此耿直的发问。

眼前这个已成为自己爱妻的女子,在晓得丈夫的身份渊源后,提及有关“北边”的民俗人情、器物风土,总是自然而然地张嘴就问,清澈目光中盛满纯粹的好奇。

这至少说明,她作为宋人,的确并未纠结、甚至躲避丈夫那另一半来自所谓“世仇”的血统。

邵清遂坦然笑道:“中原工匠,历来就比四方邻国的匠人,聪颖灵巧许多。辽国亦有牛筋、鱼胶、铜和好木材,仍做不出神臂弩。我母亲是耶律氏郡主,养父是皇族一脉的萧氏,府中用度皆算得上乘,但炊具里头,我只见过铜铁打制的釜、吊锅、鏊,鏊便是我们用来烙饼的,勉强类似开封城的圆底炒锅。而扁平底部的器皿,只有瓷器盘盏,亦是来自大宋的。”

他想一想,继续道:“再说,打铁世家,往往有秘而不宣的窍门法式,即便辽国的工匠要学,也没这样快。北地贵人们,买南朝的瓷器,一只花瓶百来贯,他们眼睛都不会眨一下。而这样的平底锅若能烹出更为讲究的菜肴,令他们在宴请中更长面子,必也是好销的。我先用这次给简王疗伤所得的赏钱试一试,盈利给你,就像聘礼、嫁妆那样,维持你对孤幼们进学的开销。倘使顺了,孟皇后的本钱,也可像贩卖鳌虾肉脯那般,分几成在平底锅上。”

邵清条分缕析地淡淡道来,口吻和静,就像他提笔写药方的节奏一般,于不紧不慢中,捧出那些能够解决困境,或者能够带来福祉的方案。

姚欢的心,好像一方田园,被三四月间的春光笼罩,和煦温暖。又如半亩方池,有汩汩山泉活水,徐徐注入,映出一片天朗云舒。

她发自肺腑地感谢自己的运气。

从前因着被表象迷惑,掉过一次情事的坑。

在跌得鼻青脸肿之前,她就头也不回地爬出来,总算没吃第二次栽。

她嫁到了眼前这样好的男子。

这个男子,其实也并非来自草根,却能无视在权力阶层更上一层楼的诱惑。

更关键的则在于,他能够明白所爱女子致力于追求何事。

买卖相长、照章纳税的正常交易,不必劫富就能济贫的良性运作,受人之托、忠人之事的乙方本分,以及,设法对女子不平等地位的点滴改观。

上述几样,就是姚欢这个后世来人心中的自然法则。在她看来,在这些事上尽力而为,即便于古代世界里,也能够为百态清明的红尘人间,作出几分小小贡献。

可贵的是,她不必多费口舌,自己所嫁的男子,就能理解她,帮助她。

他与她,诞生于不同的时空,受教于不同的思想体系,但灵魂能相容,目光所及能相同。

这难道不是她一个穿越者,能够获得的最好的土着伴侣吗?

对于在异世踽踽独行的惶恐,如风吹云散。

吾道不孤的感觉,多么幸福。

二人头碰头,幸福地吃完猪杂汤饼后,却又同时意识到了一件事。

平底锅,毕竟是铁打的。

瓷器与战略物资没有任何交集,铁,则不同。

铁能做锅碗瓢盆,亦能做刀枪剑戟。

邵清给赵似疗伤,王府赏了他一百贯,官家和向太后分别又赏了他两百贯,定购锅子的五百贯,能说得清出处。

但如果,有人拿“铁”这个字作文章,诬毁他二人,甚至诬毁贸易使团的领头人苏颂,向北辽输送磁州的铁资源呢?

姚欢想起此前,自己明明也是用宫中当差所获的报酬,去置换太学的多余粮米赈灾,却被曾纬到御前弹劾姨父的事。

……

大宋皇宫,福宁殿。

张尚仪踏过一层薄雪,来到升着西凉瑞炭的殿内,向官家赵煦报请冬至内廷祭祀礼仪。

青年天子面色颇佳,目光愉悦地听完张尚仪的话后,欣然准奏,又有些迫不及待地与这位内臣分享来自边关的喜讯。

“尚仪,章质夫(章楶)又传捷报,会州、盐州、兰州均被我大宋攻下。来年六月前,泾原、熙河二路定能如期修筑堡垒军寨,绵延千里,互为援应。”

赵煦说得意兴飞扬,入冬后满脸满身的怏怏病气,此刻难得隐去了不少。

张尚仪道:“恭喜官家,御前贤臣能将如云,伐夏之师,锐不可挡。”

赵煦欣然:“章楶的确是个帅才,难得他又懂兵法,又不贪边功,上奏于朕,说是小梁太后杀了她亲哥哥一家、又屡尝败绩的话,只怕夏国中反对她的人亦不少,正好趁着他们内讧之际,让我大宋边军休整歇息一阵。”

张尚仪的双目,瞥到赵煦案席上镶嵌着精美螺钿的漆木盒子。

正是蔡京从东南进贡来的佳品。

她遂顺着天子的话头,揉进自家人的体己色彩,轻音婉语道:“是呐,歇一歇,也好,官家先让这些能臣们,给国朝多挣些钱来。前日,妾见向太后殿里挂冬裙的架子甚是精美,童贯说,乃是蔡提举从江南发运来的?”

赵煦点头:“榷货务的场院里都堆满了,元日前,京中几大商户都会买走,雪化后,他们再运往雄州榷场。”

张尚仪笑道:“蔡提举这是,戴罪立功呀,他被邓家打着蔡家的名号在边关为非作歹,心中定是觉得愧对官家信任,所以给官家想了这个法子,多从辽人的袖袋里掏钱回来。”

赵煦龙颜大悦:“帮朕想着开源之事的人,还真不少。昨日,那个姚氏也随苏公来奏,明春她要带去榷场的,除了胡豆,还有什么,鳌虾干、冰滴壶和……平底锅。总之,都是辽人没见过、但十有八九会喜欢的玩意儿。”

“锅?”张尚仪笑容微敛,“官家,这锅,是瓷的,还是陶的?”

赵煦道:“是铁的,居于京城的磁州铁匠世家打的。怎么了?”

张尚仪作出略有迟疑之色,终究还是开口道:“官家莫怪妾扫兴,妾只是想起,宋辽榷场开了数十年,辽人有个雷打不动的规矩,不在榷场卖马给宋人。官家,铁能打造炊具,也能打造兵戈……”

赵煦满意地笑了:“尚仪果然谨慎。姚氏的担忧,亦与你一致。故而,他们已仔细问过铁匠坊,得知,若没有家族内部秘方的精粉,这些铁锅熔掉再炼、二次锻打时,十有八九因脆而裂,便真的是一堆废铜烂铁咯。朕明日,派皇城司的人,去确认。”

张尚仪“哦”了一声,道:“如此甚好。”

只听天子语气越发柔和而诚挚:“这个姚氏,朕当初要是晓得,她心中已又有属意的男子,实也不会去给她店里挂个牌坊。朕是天子,何至于小孩子意气。如今看来,她心胸格局甚为开阔,也有些本事,朕不应将她留作嫔妃,剪了她羽翼般,困她于这宫阁之内。”

张尚仪静静地听完,凭着多年历练、已成本能的反应,无懈可击地回奏一句:“说到底,还是因为官家宽厚仁义,治下的士庶才会跟着官家,为大宋社稷勤勉出力。”

然而她的胸中,好像被骤然塞进一团一团淤泥,堵得她想呕吐,继而又透不出气来。

人与人的命运,凭什么相差如此悬殊?

姚氏到底有何过人之处,得了这样一副广结善缘、自在逍遥的好命,不仅能抛头露面四处游走,就连被她深深冒犯过的天子,都不计较她的不识抬举,反而由衷地褒扬她。

剪了羽翼、困于宫阁?所以这八个字,是否应理解为,天子在可怜她们这些宫廷内人?

张尚仪从未像今日这样,感到被激怒与被蔑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