亲,欢迎光临多多书院!
错缺断章、加书:站内短信
后台有人,会尽快回复!
多多书院 > 历史军事 > 乾隆朝的造反日常 > 第二百一十五章 这大青果还能好吗?
  • 主题模式:

  • 字体大小:

    -

    18

    +
  • 恢复默认

第二百一十五章 这大青果还能好吗?

赵亮在康莞跟前伏低做小了整整一个月,然后赵家迎来了一大喜讯——少奶奶有身孕了。

高兴之极的赵奶奶赵妈大手一挥,全家上上下下的仆人丫头婆子,包括外头酒楼店铺的伙计,还有民团的人马,通通赏一个月的份例。

这一下子就挥霍出去了好几千两银子。

还有赵家大手笔的在学堂技校和慈善会的捐款捐物,就这么一个消息,一万两银子都出去了。

叫很多暗中观察赵家的人,无不感到咂舌。

这老赵家的底子已经厚到什么程度了?孙媳妇坏了一次身孕,就撒出去了那么多钱?

他们又哪里知道赵家长辈们对康莞肚子里的孩子抱有多大的期望啊。

全程赵亮一个字也没说,这事儿上也没他插嘴的份儿。他现在唯一的期望就是康莞二胎还是继续生闺女的好,这要是真生了个儿子,呵呵,那还不大小被他爷爷奶奶老爹老娘宠上天啊?

这样宠溺着长大的孩子,那还能有好吗?

长大后要万一生成了大脸宝那种人,赵亮他还不要呕死啊。

索性他是要去京城的了。

这时间都六月里了,到京城怕都已是七月份了,可不算早。赵亮收拾了东西后就启程出门了。

陈州城里,赵亮在柳氏这里盘恒了三天,之后是终于等到了萧娘子。

洋货铺的后院里,赵亮前脚才到,萧娘子后脚捧着一摞账本就过来了。身后的伙计利索的沏茶摆上点心,然后转去门外候着。

挺着一张泛着病黄色的脸,萧娘子衣着打扮一如既往的老气。

就这幅形象,赵亮先前要是能对她提起兴趣,那口味儿可真就不是一般的重了。

而现在呢,见过萧娘子真面目的赵亮,再看她这幅老气的装扮,哪怕形象依旧‘堪忧’,却愣是能感觉出三分美来。

看着神态流露出蠢蠢欲动之色的赵亮,萧娘子心里狠狠地翻了个大白眼。怒视他一眼,也不看看这里是什么地方?

然后板起脸来汇报起几间洋货铺近来的收益,这数额还真是不小呢,可比起最初一俩月时已经有大幅度衰减了。

“这很正常。”钟表、珐琅器什么的,都不是什么易耗品,买上一次下回再买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呢。所以现在洋货铺经过初期的膨胀后,收益下降的厉害这并不稀罕。至少用现在的洋货铺比之一般的百货商铺来,收益上还是很给力的。

“吧啦吧啦吧啦……”

赵亮摆正脸色跟萧娘子扒拉了一达通,可最后的一句话才是真正的重点,“晚上等我!”

说罢就大步的往外走了。

萧娘子的脸色瞬间涨的通红,她虽然知道这一天是不可避免的,可当它真的来到的时候,又怎能不脸红羞赧呢?

不过也的确不能再拖了。这都一个月的时间了,再吊就把人吊恼了。

而且一个月的时间了,她的心理建设早已经完毕了。

当天晚上,萧娘子支开了身边的丫头,房间里琼液香杯,烛影摇红。可谓是香暖金猊,被翻红浪,最是旖旎。

第二天清早当她从床上醒来的时候发现,男人已经消失不见了。只在枕边留下一面鸳鸯玉佩!

赵亮在城门开启的第一时间就打马奔出了陈州城,一路快马加鞭的赶去归德。可惜在归德府城东关的那处小铺子里,他并没有见到乌三娘。

这娘们自从上次一别之后就再没消息传递回来,不过文达与清水教的联系却已经在缓慢恢复,包括梁行舟,与清水教残余力量的联系也在慢慢的加强中。

后者现如今的落脚地已经转移到徐州府了,这是一个梁行舟涉足很少的地带,如果可能他根本不愿在这边落脚。

但是大批的清水教人马翻车,陆陆续续的被清军审问出了不少有用的信息。

对赵亮的威胁性还并不很大,对梁行舟就不一样了。

谁叫清水教翻车之前,梁行舟有一阵干的主业是接应清水教出山的人马呢。

哪怕此前梁行舟已经紧急通知手下撤离,但很多痕迹不是人走了就能消除的,这些人当初是怎么在当地落脚的,很多事情都是经不得查的。

这叫梁行舟的关系网受到了不小的损害。

他只能暂时跑来徐州避一避风头了。

赵亮没去徐州见梁行舟,而是打归德到济宁后,就沿着运河一路北上。

路上仅仅在临清停留了一日,那里有第一批为他效力的旗人在么。

七月初五赶到京城的时候,京城外头已经排起了一连串的长队,各地上京给皇帝老子送寿礼的人马,首尾相连,如同神龙一般见首不见尾。

赵亮觉得这些车马怕是上万辆都打不住,那每辆车上都插有小黄旗,上面写有”贡“字,为了抢运贡品,各车辆互相争道,篝火相望,热闹非凡。

“见识到这场面后,你觉得这大青果还能好吗?”

赵亮对身边的飞卢说道。

后者合上张大的嘴巴,一个字不说,可脸上那满是讽刺的表情已经足够说明一切。

乾隆皇帝还不知廉耻的说什么:“这些送礼物的钱,都是官员们自费的,并不增加百姓负担,又可以增加君臣之间的感情,何乐而不为。”可事实上,这事根本不需要思考,都可以知道这些东西只能来自百姓。

给皇帝送礼谁敢就送两尺布头一只鸡啊,谁敢不大肆操办啊?

可就满清官员的俸禄,即便是有养廉银子,那也根本不是任何一个官员能够承受得起的。

因为到了乾隆朝中后期,一个官员一年进贡的次数早就不是三两次了,除了“冬至、中秋、生日”这三个节日,还有“端午、上元节、重阳节”也要上贡,而且皇帝出巡经过地方要送礼,称为“迎銮贡”。每年到热河避暑要送礼,称为“木兰贡”;地方官上京朝见时候要送礼,称为“陛见贡”;被皇帝提拔时要送礼,称为“谢恩贡”。

任哪个地方大员一年都要送个七八九次礼给乾隆。

这京城外汇集四方朝贡车队的一幕,俨然成了中国进贡史上的奇观。

而事实上乾隆晚年,出现的数起贪污大案,背后都是进贡者的问题。那些受皇帝赏识的大臣,往往都是进贡最多的,后来多数都成了贪污犯。

李侍尧就是其中的佼佼者。只不过这个时候他的案子还没爆出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