亲,欢迎光临多多书院!
错缺断章、加书:站内短信
后台有人,会尽快回复!
多多书院 > 都市言情 > 我在鬼市摆地摊那几年 > 第二百四十八章 初开天地盘古大王圣帝神位
  • 主题模式:

  • 字体大小:

    -

    18

    +
  • 恢复默认

第二百四十八章 初开天地盘古大王圣帝神位

我上前将台阶上的丁丁拦住,眉头皱起,语气微沉地问:“你到底发现了什么,先简单说说。”

“这个......是一块石碑。”丁丁见我脸色凝重,只好如实回答,“确切地说,是拓本。”

“这座建筑本就是我们历史系的教研基地,一楼就是图书馆。”她追加解释了一句,这才继续刚才的话题道,“那拓本是明代乌金拓,不给外借,所以只能请您大驾移步过来。”

说完不再停留,加快脚步登上了台阶往里面走去,边走边说:“我之前请教过值班的老师,他们都没看出来。”

她这句话,明显不是说中大的老师们没看出这拓本的真赝。

对于这群专家而言,明代的纸本并不难鉴别。

“拓本是什么内容?”我追问。

她扭头看了我一眼,语气古怪地说:“初开天地盘古大王圣帝神位。”

“炉山那块?”我问的是如今被改为“盘古王山”的那座,就在本市。

清嘉庆年间,有当地村民在炉山山腰发现一块石碑,碑文正是丁丁刚才说的内容。

据说这是一块唐碑,是当时人追忆“南海盘古国”所刻。

而“南海盘古国”出自南朝梁人任昉着的《述异记》:今南海有盘古氏墓,亘三百余里,俗云后人追葬盘古之魂也。桂林有盘古氏庙,今人祝祀。南海中有盘古国,今人皆以盘古为姓。

这么一块后世碑的发现,对于所谓的“盘古国”研究并无多大作用,就连佐证都谈不上。

它的存在,甚至远远比不上口口相传的神话传说。

“是也不是。”

进了永芳堂,丁丁领着我穿过大堂,来到了古籍阅览室。

令人意外的是,永芳堂里这时居然还有人。

不愧是社会主义的接班人,唯物主义的追随者,诸邪辟易,百毒不侵。

古籍阅览室同样不止我们两个新来的。

这是一个穿着素色国风长裙的年轻女人,相比她的容貌,此人的气质,尤为引人注目。

书卷气。

深深看去,甚至能嗅到墨香淡然。

又是一位奇女子。

她朝我们浅浅颔首,看了丁丁一眼之后,将目光落在我的身上,微微展颜,露出一双梨涡。

认识?

我目露讶色,还没来得及开口,便见她伸过手来,并且说道:“关先生,久仰。”

“莫老师,你们竟然认识!”一旁的丁丁反应比我还要夸张,目光在我们两人之间来回,单眼皮小眼睛里流动着莫名的好奇和八卦的光芒。

我回手浅握,自我介绍:“关俞。”

“莫轻语。”她道出自己的姓名后,也不再卖关子,解释道,“秋丹和我是闺蜜,之前丁丁说过戴仲明一案的详情,听她的描述,我便觉得出手之人与秋丹之前经常提起的某人很是相似,今日一见,自然笃定。”

戴仲明显然就是丁丁口中那个“姓戴的”。

而她和吴秋丹相熟,我这时反而不太惊讶了,毕竟物以类聚嘛。

倒是我的心里,说没有机警是不可能的。面前这个看着恬淡的年轻女人,能根据区区两人的描述,一眼就看出我的身份,绝对又是一个多智近妖的存在。

“莫老师是我们系最年轻的老师,她可是博雅学院毕业的。”丁丁在一旁轻声解释。

中大博雅学院每年只从新生中遴选出30名合格者进行培育,宗旨就是培养精英中的精英。

果然是个妖孽。

“呵呵,在米老的关门弟子面前,我可不算什么。”莫轻语饶有深意地看了我一眼。

这个消息倒是传得快。我摸了摸鼻头,心中暗道。

“哪个米老?不会是咱们系原来的主任,连校长都敢揍的那个米老虎吧?”

没想到米老英明一生,头衔和成就无数,落在现在的学生耳里,最出名的居然是揍人。

要是让他老人家知道,呃,好吧,应该会很开心。

“只是厚眼皮跟着米老学点儿皮毛,可真不是什么关门弟子。”该拒绝的还是要拒绝。

还好这不是一个普通的女人,她点了点头,便不再继续这个话题,而是对丁丁道:“还是为了那份拓本过来?”

“呀,差点忘了正事!”丁丁轻呼一声,说着就往里面走去。

我朝莫轻语抱歉笑笑,跟了过去。

同时心中松了口气。

莫轻语这个女人,和吴秋丹给我的感觉很像,然而,后者是我多年前的故知,而且最近也接触颇多,莫轻语却不同,我对她一无所知。

而且令人看不透。

丁丁在一幅巨大的碑帖前隔着玻璃站住。

初开天地盘古大王圣帝神位。

呃的我炉山上的碑文用的是隶书。

而这一幅,却用的是小篆。

秦篆汉隶唐楷书,其中秦篆就是指秦始皇统一文字后用的小篆。

而与之相对的大篆,广义上是指秦之前的文字,如金文、石鼓文等。

当然,并不是说这块碑文用的小篆,就是从秦朝的石碑上拓写的。

秦汉之后虽然少用篆体刻碑,却非不用,元代的吾丘衍、赵孟府就喜欢用汉篆。

“老师说这是拓自一块元碑。”丁丁目光灼灼,盯着玻璃后面的碑文就差流口水了。

没想到这么个青春活泼的小丫头会痴迷于这种老物件。

“但我觉得,那应该是一块秦汉时期的石碑,就是传说中的盘古墓的墓碑。”

我更没想到,她的脑洞这么的大。

“你不会就是让我来帮忙确认它的碑文来历吧?”我有些头痛地问。

丁丁扭过头来,给了我一个“当然如此”的眼神。

“这个,丁同学,看玉石瓷器我倒还有点儿眼力,你这个也太偏门了吧,我只能说,拓写的时间应该是明中后期到清初的。”我没有托大,实话实说道。

“你还没仔细看就说不知道,也太敷衍了吧?你好歹是米老的关门弟子,怎么能让他老人家丢脸呢!”

丁丁闻言却大怒,好像我踩到她的猫尾巴了似的。

“行行行,我再看,仔细看行了吧?”见她一副气得快要哭出来的模样,我只好肃起脸,细细地研究起这幅大纸,打算看出几朵花来。

只是,这一看,我的眉心竟然如被火铁烙住一般,陡然滚烫!

碑文上仿佛有无数道光涌进我的脑海,我下意识咬紧牙关,任由这些光芒在我的脑海里横冲直撞,就在我支撑不住行将晕厥时,一个人首蛇身的影子在我的脑海中一闪而逝。

“不是吧......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