奈何,陈俊真的具有这个实力啊,医院领导自然是同意了,不过,为了保险起见,还是让另外几位专家也参与,在一旁协助一下。
几位专家看在高额片酬的份上,勉为其难同意。要是在平时,他们跟陈俊又不熟,怎么可能给他“打下手”呢?当然了,美其名曰坐镇,把关。
团队成员们分工合作,很快,短时间内就完成了一系列复杂的术前准备工作。
由于伤者孤身一人在H市务工,只有六十多岁的老岳父赶到医院,妻子及父母等亲属都在千余公里外的老家,通过电话充分沟通后,患者家属给予了省一医充分的信任,愿意配合所有治疗。
手术紧锣密鼓地在急救复苏港复合手术室开展了。里面所有所需的物资和设备一应俱全。
术中,陈俊先让团队进行了全脑血管造影,发现患者右侧颈总动脉闭塞,周围动脉又不能很好的补偿颅内血供,右侧大脑缺血情况已非常严重,必须迅速重建损伤的右侧颈动脉!
但是,患者又是一位体重超过200斤的壮汉,粗短的颈部在外伤严重肿胀和颈椎多处骨折之下更难施行手术。
面对种种困难,陈俊和助手们迎难而上。一组医生探查颈动脉,另一组医生取患者自身的大隐静脉(大腿内侧)做为移植血管修补颈部动脉。
术中陈俊探查患者颈部发现,情况比预想的还要糟糕,患者胸锁乳突肌完全横断,伤口周围充斥着砂石、金属碎片等杂物,颈总动脉中段完全离断,相当于被“割颈”!
除此之外,患者动脉残端挫伤伴血栓形成,气管及咽后壁血肿,颈2、3右侧横突骨折。因患者颈动脉分叉位置极高,已至乳突水平,且颈内动脉内膜损伤严重,破损剥离,术中为缩短手术时间,争取空间,陈俊决定结扎颈外动脉,并用患者自体大隐静脉快速重建右侧颈总及颈内动脉,恢复右侧大脑的血供。
这一系列的操作,陈俊可以说是炉火纯青,让协助的那些专家们都赞叹不已,由开始时看在片酬的份上才勉强同意协助他,现在则是由衷钦佩,主动配合。
陈俊斩获专家们的崇拜值,心中不由一阵鼓舞,更加精神抖擞。要知道,想要取得这些专家的认可和钦佩,那是多么的不容易!一般像陈俊这种年纪的医生,绝对做不到!
几名专家这才明白,为何医院领导敢同意让陈俊主刀了!原来不是屈服于金钱,不是妥协于杏林道这档节目,而是陈俊真的有这个实力啊!
经过紧急手术,患者暂时转危为安,陈俊和团队成员们终于舒了一口气!颈部紧急创伤在血管外科,哪怕是在急诊科都并不少见,但是像王先生这样颈动脉完全离断,相当于被“割颈”的患者,手术过程就像是从死神手中“抢人”,真是险之又险!
术后第二天,患者王先生就成功地脱离了呼吸机,拔除气管插管,言语、意识及左侧肢体活动良好,术后复查右颈动脉通畅良好。由于手术处理及时,有效,王先生术后没有留下偏瘫、失语等严重后遗症。患者病情稳定,出院指日可待。
面对杏林道节目组记者的采访,陈俊感慨:“颈动脉对人来说就像‘命脉’一样重要,我们知道一般颈动脉被刺伤,都会喷射性出血,患者100%会命丧现场,完全没有抢救的时间。这位患者被铁栏杆刺破颈动脉后,残端刚好被挤压形成了血栓,给我们抢救生命赢得了时间,可以说是不幸中万幸!这位老哥的命挺硬!”
颈部闭合性损伤如颈椎骨折、外伤性Horner综合征、颅底骨折、颈部软组织损伤等同时伴有颈动脉损伤称为颈动脉钝性损伤,发生率1%,但愈后往往不佳,脑梗死发生率高达40%-80%,病死率可达20-40%。
……
早上八点左右,一名年近八旬的老人,被家人紧急送至省一医急诊科。
陈俊接诊,经过检查发现老人已经瞳孔放大,心跳和呼吸都没有了,于是马上给他进行了心肺复苏和气管插管。
在插管中,陈俊发现老人的气管里除了有些枇杷碎肉,还有一颗完整的枇杷,于是马上将其取出,解除气道梗阻。大概15分钟后,老人的心跳恢复,但是呼吸还需要靠呼吸机维持。
陈俊不由询问家属,到底怎么回事?刚才太急,都没来得及问。杏林道的工作人员也赶紧将镜头对准陈俊和老人的家属。
老人的儿媳妇不由哭着说道:“是这样的,我公公一直患有高血压、糖尿病,之前有过一次脑梗死,所以吞咽方面存在一些困难。我们家就专门请了一个保姆来照顾他,然后今天早上,我公公在保姆的照看下吃了两颗枇杷,没想到突然出现了窒息,喊他也没应答。我们于是急急忙忙就将他送过来了!”
然后,边上有一位四十多岁的阿姨,一脸的惭愧和紧张,还有惶恐,不用说,就是那名保姆。
出了这种事,这家人肯定要找她算账的。不过,这也是她工作的疏忽吧,老年人,本身就吞咽存在困难,怎么能给他喂琵琶呢?如果老人坚持要吃,则可以剪成小碎块或者榨汁。
很显然,老人是因为吃琵琶不不留神被呛,随后就窒息了。面对杏林道记者的镜头,陈俊提醒观众朋友们,现在正值枇杷、荔枝、杨梅等水果新鲜上市的时节,大家在享受美味的同时,也要注意安全。
这个病例也入选了杏林道的节目,成为第三季第三期,虽然病例简单,但是,在这个季节,太具有代表性,所以节目组还是认为这个病例在当下很有现实意义。
他们选择内容的时候,并不是完全猎奇,专找那种罕见的吸引眼球,而是旨在帮助医学进行科普,以期望达到帮助观众朋友们的目的。
好在,经过抢救,老人家的心跳已经稳定,血压也趋于稳定。接下来还要进行肺复苏和脑复苏。
气管异物是老生常谈,但是,还是有很多人不清楚,也不知晓必要的急救手法,所以,应节目组邀请,陈俊专程给观众朋友们讲解了相关知识。
比如,气管异物了怎么办?
陈俊告诉大家,在医学上,除了空气之外的一切跑进气管的东西,都可以叫气管异物。
专业上来说,临床上常提到的“气管异物”,主要包括气管异物、支气管异物。气管异物由于病情危急,致死率高,是公认的非常危险的急症之一。
而气管异物的高发群体是老年人和幼儿。
在临床上,老年人或者有吞咽障碍的人吃枣核、清明团、杨梅、荔枝、甲鱼出现气管异物的比较多见。因此在进食时要注意细嚼慢咽,不要边说话、边饮食,同时旁边最好有专人看护。
那么,如果遇到老人噎食窒息的情况,该怎么办?
陈俊表示,在家属具备急救知识的情况下,可以根据《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南》操作。患者发生重度气道异物梗阻且出现意识丧失,应立即开始心肺复苏流程。但如果患者有反应,应拨打急救电话启动急救系统,同时立即帮助患者解除气道梗阻。
对于1岁以上的儿童,解除气道异物梗阻的方法为海姆立克法。而对于1岁以下的婴儿,解除气道异物梗阻的急救方法为背部拍击联合胸部冲击法。施救者取坐位或跪下,将患儿头朝下俯卧于前臂上,前臂放于自己大腿上,用手掌托住患儿脸部和下颌(注意不要遮盖口鼻),保持患儿头低于躯干,用另一只手掌根部在患儿两肩胛骨之间连续拍击5次。然后翻转患儿,使其仰卧在施救者另一只前臂上,仍然以大腿支撑前臂、保持患儿头低于躯干,在患儿胸骨下半段,两**连线稍下方用食指和中指快速进行5次胸部冲击。
……
三十六岁的老梁离省一医八九公里的一处工地作业,这是一处校园内的改造工程,老梁工作卖力,憋尿憋了好久都没去,这时候实在憋不住了,就跟工友打声招呼,然后去方便。
结果刚刚走了没多远,就斜刺里有一根横梁撞过来,砰~,正中老梁的腹部,一阵剧痛传来,老梁差点痛得昏了过去,他捂着肚子,当即就缓缓坐倒。
“哎呀,不好意思不好意思,我不是故意的,我没看到你!”肇事者连忙跑过来道歉。其余的工友们也都纷纷跑过来。
“老梁,你没事吧?”
“还是赶紧送医院吧,这都痛成这样了!”
工友们七嘴八舌,一起将老梁往最近的大医院省一医送!
一来这家医院是最近的大型三甲综合性医院,二来,大家听说这家医院现在在录制节目,都想着,老梁能不能蹭个热度,上电视火一把?
谁说患者就不能蹭流量了?现在短视频时代,像之前那个脖颈被栏杆扎中的患者,就是让家属记录下整个过程,发在了抖音上,一时间也蹭了不少流量,吸粉几十万,据说已经有广告商找他合作了。
只是,老梁送到医院的时候,没有之前疼得那么厉害了,接诊医生方琴帮她初步检查后,外表检查并无大碍,于是先让他留观。
老梁在病床上躺了一会儿,觉得疼痛再度减轻,于是跟工友们开玩笑:“本来想来蹭热度的,看来是没那个福分喽。”
“呵呵,没那个福分好!那种福分咱们不要也罢,老梁,我看你气色好了,说话也中气十足了,应该是没什么大碍。”
“嗯嗯,要不我办理离院,继续回去干活?”老梁心说,之前真是有点小题大做了,咱这身体,杠杠的,哪能随便撞一下就撞坏呢?
这时候,也有杏林道节目组的工作人员过来跟踪老梁的病情,想要看看能不能入选节目内容。不过,稍微沟通了几句,觉得老梁很正常,除了自诉肚子有点涨以外,监护仪显示目前他的生命体征还算平稳。
于是,节目组工作人员就离开了。
老梁要求出院,不过,方琴却跑过来阻止,说道:“你的病情没有那么简单,刚才陈医生让我盯着你,千万别让你走了!他正在做一个小手术,结束之后很快就会过来!”
节目组的工作人员又屁颠屁颠跑了回来:“啥?这个患者很严重?怎么看不出来呢?”
老梁自己也是一愣一愣的,心说,难道我是受了传说中的内伤?!
一名工友道:“那个陈医生就是陈俊吧?我听电视上说,这个年轻医生可厉害了,尤其是诊断术,号称什么鬼神莫测!”
另一名工友将老梁又扶回了床上,说道:“老梁,既来之则安之,挣钱也不差这一天半天,我觉得你还是留下来做个详细的检查为好!”
老梁自己其实不想留的,这一天不做活,就没有一天的工钱,家里上有老下有小全指望他呢,但大家都劝,方琴也在边上很严肃地说马上帮他安排腹部增强CT检查,老梁就颇有几分茫然地躺了回去。
这一检查,果然,事情不妙。影像提示患者肝脏左叶破裂伴肝周积血,胰腺体部断裂伴胰周积血,确诊是腹部闭合性损伤,也就是重击让患者内部脏器破裂并引发内出血了!
老梁一下子懵了,真是传说中的内伤?还挺严重的!只是,为何我不疼了呢?
很快,陈俊赶了过来,方琴将情况跟陈俊一说,陈俊一琢磨,为了谨慎起见,他立刻联系全院多学科MDT会诊,其实,他自己也能搞定,但是医院该有的流程还是要走。医院的流程,很多时候不仅仅是为了更好地诊断病人的病情,商讨出更好的治疗方案,还有一个作用,那就是保护医生。
比如,如果有医闹什么的,到时候各种证据拿出来,大家的会诊过程拿出来,就有说法。
这不是陈俊圆滑,陈俊也不怕这个,但遵照流程,能避免不必要的麻烦,这么多专家会诊还能让患者有一种VIP的感觉,何乐而不为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