亲,欢迎光临多多书院!
错缺断章、加书:站内短信
后台有人,会尽快回复!
多多书院 > 科幻小说 > 快穿大佬拯救人生 > 第126章 满朝文武都在等着亡国(五)
  • 主题模式:

  • 字体大小:

    -

    18

    +
  • 恢复默认

第126章 满朝文武都在等着亡国(五)

如果因为一点小事先把皇帝给得罪了,到时候皇帝亲政后再来个大清算,把他们都给先灭了,那他们又该找谁哭去?

所以呀,能不问就不问,能苟着就苟着,先把小命保留到改天换地再说!

于是就在小皇帝兴致勃勃中,在大臣们的装傻无视之下,第一届独数全国争霸赛,就那么轰轰烈烈地展开了。

这是宗闲很乐意看到的。

因为这个游戏的门槛不高。只要能认识一到九这几个字,只要会简单的算数,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加入到游戏中来。

高阶的比较难,可简单级别的就真是大众娱乐的水准了。

再加上还有“皇帝也喜欢”这条加持着,还用担心游戏的接受度会很小吗?

而且这个游戏不单纯是打发时间而已,也有许多锻炼智力和提高思维能力的作用。一到九的几个数字并不会太难写,只要感兴趣,或许一天时间就掌握了。

在这个没多少东西玩的时代,有这么一个可以画在纸上,也可以写在地上的游戏,即使稍微有些难度也依然会得到众多的青睐。

关键是它的口碑还比较好,一些书院的老师还曾特别推荐过,在书生学子间更是风靡一时。这就让普通老百姓会认为玩这个游戏是比较上档次的,同时也是他们“玩的起”的。

潜移默化之下,这个游戏就会渐渐开发国民的大脑,起到一个开智的作用。

虽然不能说一下子就把智力开启到多么厉害的程度,但有一点算一点,总是对百姓有利无害。

比起让所有孩子读书这种暂时还不太可能实现的想法,让他们先玩玩游戏就太容易被接受了。

要安排比赛,肯定需要花费不少的时间。怎么说这也是个交通不太便利的世界,从外地赶到京城说不定就要花掉一两个月的时间。

所以第一届的比赛定到了半年后,既保证可以有更多人掌握了游戏的玩法,又能保证可以多找出一些玩的厉害的选手。

看到为了小皇帝一个“无聊的念头”,就消耗了如此多的人力物力和精力,大臣们各种唏嘘之后就继续装作看不到,随便小皇帝怎么浪去吧,反正最后国家都会被他浪掉。

如今朝堂上重新划分了派系。

原来当然也有,什么首辅系,什么皇亲国戚系,什么清流,什么武将等等等等,不大的朝堂能分出许多流派来。

毕竟之前都是在皇帝面前争宠,混个饭吃,谁都希望往自己的碗里多扒拉点好处。

现在就不一样了,明知道这个皇帝在将来会挂掉,国家也会灭亡,他们又怎么还能再和以前一样,为了一点小利益就争个脸红脖子粗?

更关键的是,他们必须思考一下将来那位新皇帝的想法。

都说一朝天子一朝臣,新皇帝会不会对小皇帝看中的人产生排斥的心情?会不会一怒之下把小皇帝座下的忠诚之士给砍了?

所以一些脑子比较活的人,就开始想着如何能在不损害自己和家族的利益,并且是不让小皇帝察觉的情况下,让自己逐渐边缘。

这个度不太好把握。

做的太轻,自己万一还被小皇帝重视,或许就会被新皇帝忌惮。做的太重,直接被小皇帝厌恶了,或许连见到新皇帝的机会都没有了。

现在疏远了皇帝,手上的权力就会变小,那么得到的利益也将跟着变少。想要获得更大的权力,就得紧跟着小皇帝,得到他的信任,这样才能得到更多的好处。问题是也将被未来那位新皇帝看在眼里就是了。

到底是要接近小皇帝,还是要保住小命,这段时间朝堂的文武百官们都不知道发愁得掉了多少头发。

于是在这段时间的试探、融合以及利益交换下,朝堂最终划分成了三个派系。

首先是隐士派。他们的主张就是把自己半隐藏起来,一边让小皇帝知道有他们这个人在,一边尽量减少识别度,力求在新皇帝进来前保住自己和家族。

其次是自我放飞派。趁着小皇帝还小,该怎么做就怎么做,想怎么做就怎么做。不管未来如何,先把眼下的好处握在手里。大不了等新皇帝来了,就把官帽一丢,跑乡下去做个富家翁。有钱在手,还需要担心生活不好吗?

最后一个,也是人数最少的一个,就是保皇党。

要说在文武百官重生前,保皇党无疑是最多的。毕竟小皇帝没有竞争者,其他任何人想坐到这个座位都名不正言不顺。

不保他保谁?

保谁都会被扣上一个乱臣贼子的大帽子。

对文人来说这绝对是无法接受的事,谁也不希望自己的名字会沦落到遗臭万年的地步。

可现在,真正的保皇党只有一个,那就是大太监祁德盛!

在现阶段来说,他所掌握的势力还太小,暂时无法在朝堂上有一定的话语权。

不过宗闲也不担心,以那些大臣恨不得立刻和小皇帝把关系断掉的做派,只要他愿意伸手,想要接管一些权力再容易不过。

他们不是想要做隐士吗?那就让他们彻底成为隐士好了。

宗闲不是不能理解他们在前世被小皇帝伤透了心的情绪,但为什么小皇帝会变成那么一副样子,难道他们不应该负最大的责任吗?

老皇帝把唯一的儿子留给他们教养,可看看他们都教养了些什么东西?

只会让小皇帝死记硬背,记那些四书五经和诗词歌赋,不但没让他学到什么东西,反而使他产生了厌学的心情。

若不是知道这些人是真的忠心,宗闲都要以为他们是抱着把小皇帝教废掉的心思去教人了。

不然怎么会把个好好的孩子教成那样?

孩子调皮,贪玩都可以说是天性,不去想办法把他不好的地方扭转回来,反而在他做错事后干脆放弃,如果是自己的孩子还会做出这种选择来吗?

如果知道自己的孩子会在二十年后把自己的家族搞到家破人亡,他们还会当成没看见一样,任由事情发展下去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