亲,欢迎光临多多书院!
错缺断章、加书:站内短信
后台有人,会尽快回复!
多多书院 > 都市言情 > 蓬州还魂 > 第三百二十三章 重合
  • 主题模式:

  • 字体大小:

    -

    18

    +
  • 恢复默认

几年来,朱友康与何海云是第一次重逢,他们有谈不完的话题,不知不觉中,已经到了中午。

原本何海云来到这里打算多看看,因为从大坡上来之后,大致向庙群里面环视了一圈儿,和她原来在这里工作时相比,也没有发现有什么大的变化。

所以,正好遇上了昔日的情人朱友康,说起话来,也就没完没了了。

“海云,你今天来的正好。咱们去扁鹊庙那里吃饭吧。”

朱友康说的扁鹊庙,其实就是何海云原来看过的地方,赵中医要挽留他们夫妇吃饭,被他们俩拒绝了,那是不能再去的地方了。

但是,她又不好这么跟友康明说。

所以,她跟张峰交换了一下意见,最后还是留在石脑中学的食堂里吃饭。

可是,对于朱友康来说,自己昔日的情人,这么多年没有见面,他觉得吃食堂太寒酸了。

坚持一定要去饭店吃,何海云厉声说道:“你非要去饭店的话,那我们就走人了!”

朱友康不懂得他们是什么意思,又不好多问。

于是,朱友康想了一个折中的办法。

他把食堂管理员小刘叫来,请他到石脑村东边的饭店里,炒几道拿手的饭菜,顺便再带来几瓶饮料和一瓶酒。

这个过程,何海云夫妇没有说话,说明他们俩已经默许朱友康这么做了。

小刘很快领了校长的指令出发了。

“咱们趁着做饭这个时间,到庙群里看看去吧,友康?”

何海云看小刘去了,距离开饭还有些时间,就提议去庙群里看看。

“好啊,我们正好利用这个空档儿,走走看看。”

朱友康接过何海云的话,跟他们俩向外边走去。

何海云像是旅游的向导一样,一边走,一边向友康和张峰介绍庙群里的情景:

“古人之所以把庙群选址在石脑峰山下,群岭中央,是有原因的。背靠北山,东西岭左右相扶,石脑河由庙前环绕流过,背山面水,负阴抱阳,这是山水风水的需要。

正前方有矮山与庙门隔河相望,是为天然屏障。这里的山岭呈圆浑敦厚之势,河水有娟秀娇艳之态,既见俊秀景致,又显庄重肃穆,立地条件非常优越。

那么,这里自古以来就成了避暑游览的一大胜地,全国各地的游客纷至沓来。

BQ庙坐北朝南,依山势而建,形成了自然景观。

这里的建筑,气势雄伟,殿堂层叠,由前至后逐渐升起,总占地面积超过70亩地。”

当年何海云曾经见到过父亲何树坤手里拿着的,BQ庙群古建筑原图。

所以,对于她来说,记忆尤其深刻。她接着继续一边走着,一边介绍道:

“我从前看到父亲那里的图纸上,是一个宏大的庙群,而目前保留下来的,只有一个大殿和两三个小庙。

在那一次大火烧毁之后,除了复原了这座大殿之外,又在大殿后面复原了一个财神殿。

原来原图安排,这里沿中轴线由南向北,把整个庙群分成东西两半。东西又各自建筑了不同建筑。

这些建筑风格各异,形式多样,有的重檐密庑,金碧辉煌,显得富丽堂皇。有的砖雕石砌,造型别致,凸显古朴大方。

再加上殿内形态逼真,栩栩如生的泥塑、石雕、铜铸等神像,把不同建筑、神秘雕塑和彩绘美图完美地结合在一起,使得整座庙宇形成了一座艺术的殿堂。”

朱友康跟张峰听得入迷,很佩服何海云的记忆和想象。

朱友康想,自己在这里干了三四年的工作,竟然对何海云所描述的内容,知之甚少,自感惭愧,自感不如。

因此,他从内心里佩服何海云。

他想,何海云之所以下海,之所以做生意,之所以能够组建团队,成为影视经纪中心的老总,和何海云本身的艺术修养,学识水平有着极大的关系。

她的介绍,进一步证明何海云下海是成功的,她的未来前途无量。

朱友康甚至真的想,马上开启剧本创作,她相信何海云真的有能力,把他的剧本变成银幕上的活动画面。

朱友康为了在张峰与何海云面前找回面子,他接着何海云开始分析庙群里所反映的历史文化。

他说:“是的,殿堂内供奉的各路神仙体系,既反映了中国道教文化包罗万象,博大精深的丰富内涵,也体现出佛家、道家、儒家这三教和谐共存的显着特征。

这里的庙群素以历史悠久而着称于世,但是,时间年代却很遗憾,《魏书?地形志》记载,晋乱罢太和二十一年复有蓬州城,伯阳城等。

宋熙宁二年《重修蓬州神应候庙记》记载:因赐田于赵而多游焉,既殁,民思其功,乃立宇以祀。

明朝万历十三年,也就是1585年,《重修蓬州神应王庙记》记载:德其功肖像祀之,溯战国至今累封王爵,盖由远矣。

由此可知,BQ庙群的始建时间,可以追溯到春秋或者战国时期,可见历史之久远。”

朱友康喘息了一下,继续说:“我们纵观庙群全貌,可以看到,这些建筑,疏密有致,错落有间,各殿恰似众星捧月,分布中轴线两侧,既遥相呼应,又自成格局。

这些建筑的总体布局,美观大方,严谨合理。

无论从庙宇的选址,建筑的布局,还是各不相同的建筑风格,把中国古代建筑博大精深的内涵文化和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,以及高超绝伦的建筑技艺,都充分地展示在我们的眼前!”

朱友康侃侃而谈,娓娓道来,弥补了他对何海云介绍内容的欠缺和不足,彰显了他的睿智和才学。

同样,他的介绍,也让何海云猛吃一惊。多年不见,朱友康除了出口成章,还对庙群的历史文化研究甚深,心中万分佩服。

他们不知不觉来到庙群的最后边,上了北边的山丘。朱友康与何海云不约而同地向对方看去,又意会地笑了笑。

笑出了各自内心的甜蜜和浪漫——这里曾经是他们甜蜜和浪漫的地方。

张峰傻乎乎地盯着他们俩像老学究和任之问一样,高谈阔论,而不知道他们俩正在重温当年的美好记忆。

而且,他们俩的美好回忆又是那么的心照不宣,不谋而合。

自从他们俩这次见了面,心路轨迹一直重合在一条线上,而不像她与张峰,分别在两条不同的平行线上——永远也不会出现交点,更不要谈重合了。

何海云隐隐感觉到,她与张峰原来关系的愈合,不是建立在感情的重合线上,而仍然是一种感恩线上的重合。

她突然发现,张峰渺小起来,朱友康是那么样的伟岸挺拔。

她不由得看了张峰一眼,小小的面孔,麻麻的脸蛋儿,杂乱的发际,心里立刻升腾起厌恶来。

朱友康的心里虽然不算平静,但是,由于在办公室的时候,他的内心做了批评和自我批评,及时找回了自我,所以,显得大气而自然。

因为,美珠所给予友康的支持和鼓励,永远都高于何海云。张美珠的分量和何海云相比,海云天平这边,最起码缺少一个或大或小的砝码。

也许何海云有一天,能够加上或者超过这个既重要又微不足道的砝码。

“朱校长,饭菜带回来了!”

那位副校长找了一名年轻老师,跑过来大声叫着友康,请他和他的朋友下山吃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