亲,欢迎光临多多书院!
错缺断章、加书:站内短信
后台有人,会尽快回复!
多多书院 > 历史军事 > 大唐如意郎 > 第四百八十八章 公开教学
  • 主题模式:

  • 字体大小:

    -

    18

    +
  • 恢复默认

剩下的时间都是自由时间,很多人都在适应环境,几十个人居住在一起他们很少人有过这样的经历。

他们的心里承受的压力从如何入驻就已经开始了。

有些人则不一样,见天还亮便带着工具去开垦荒地,今天不计算时间,对他们来说合格的几率就高些。

珍惜机会的人不一定都是聪明人,但一定是勤奋的人。

劳累一天,参加劳动的人回来后一身疲惫,但是按照条例都是要洗漱后才能够休息,一天过去倒是睡的香甜。

不过没有人叫他们起床。

有好多人都是睡到很晚才起来,起来后都恨自己没有太粗心大意,劳累过度有这种情况出现都是正常的。

等他们出来干活的时候再看同房间的那些人各个精神不佳。

“你们这是怎么了,看起来很疲惫。”

“还说呢,要不是你昨天鼾声太响,我们半夜都没有睡着,能不疲惫吗。”

来人一阵无语,昨天他太累了躺下就不知道什么事情。

“诸位兄台见谅,昨天太累了。”说着很不好意思的离开去工作了,他都耽误了时间不想多耽误下去。

有了昨天的经验,虽然肌肉有些疼痛,咬着牙也要坚持。

因为呼噜声让整个屋子里的人无法休息好,这种事情不仅仅是发生在他一个人的身上,昨天出来提前干活的基本都是这个状态。

整天的劳累,可是累坏了一众人,干活偷懒的,磨洋工的什么样子的人都有,旁边负责护卫的人将情况全都记下。

迟到,早退都没有人管,很多人一开始勤奋努力发现没有人管他们之后就开始懈怠,不过大部分人还算好,休息的时间虽多但依旧在继续没有离开。

第一天正式开工的第一夜晚,各个兵房中传来的都是憨憨的呼噜声,此起彼伏哪里还有人是清醒的。

直到第二天,本来以为能够睡个懒觉,谁成想天还没有亮咚咚咚的擂鼓声就响彻了整个兵房周围。

就算睡的再死也都被惊醒。

幽州城是什么地方,地处边关随时都是能够遇到外族人入侵的,很多人都是被恐惧支配,连衣服鞋袜都没有穿戴整齐就往外跑。

刚到外面发现情况不对,士兵们都在外面等着他们呢。

“穿好衣服下地干活。”士兵们语气冰冷,直接将这些人给镇住了,纷纷拿这工具下地干活。

“昨天都没有人管,今天是怎么了?”

“兄台,别说了,没看待那些兵哥各个都不是善茬,赶紧干活。”

为什么会这样,那是因为李德说在考效的时候必须要注重效率,开垦荒地是用来种植粮食的,不能因为考研他们的毅力就能够胡作非为。

荒地是要保质保量的开垦的,任务是要完成的,一周的时间他们能够完成就算是合格,后面的任务自然也是开垦,不过方式会更改成组队合作。

有士兵们的介入,这些人就不能偷懒了,整个工作的气氛就变得很紧凑,没办法是被这样的。

每天三顿饭,顿顿都很丰盛,前两天还好,从第三天开始这些人也不讲究什么斯不斯文的,吃相各个都像是好几天没吃过饭一样。

士兵们平时吃东西比他们强不到哪里,看着就格外的亲切。

有些人在几天后就开始撑不住了,从小到大就算最落魄的事情也不至于落得这般田地,感觉一辈子的苦全都在这几天吃的够够的。

中途很快就有人坚持不下去,天天辛苦劳作让很多人都觉得是如临深渊,读书人的手在他们认为是用来做诗写字的,怎么能够做如此粗鄙的活计。

原本的仕途斗志一下子全被浇灭了,很多人也都冷静下来,在考虑是否真的适应这样的生活。

幽州在他们眼中本就是苦寒之地,他们现在付出的已经够多是达到了极限。

有些人是养尊处优惯了,坚持不下来是意料之中。

第一项考核就是毅力,坚持不下来自然是不合格,很陆续有人退出。

三千来人在快到完成第一项考核之前就离开了三百多人。

大部分人都是勉强坚持,熬到最后一天的时候他们发现竟然还可以坚持。

越干活越轻松,像是成了一种习惯。

七天之后李世民再次出现,同时带来了一个让他们更崩溃的事。

“第二项考核,组队完成既定目标……”

李世民开始解释,这次不但可以自己完成还可以想办法完成,至于什么办法就靠他们的智慧。

休息半天,很多人都选择好好的睡一觉。

可是真的要睡觉的时候很少人能够真睡着。

心中都装着事儿。

李世民这几天虽然人不在这人,但是消息却从来都没有断过,带着整理好的人才名单找到李德,汇报这一周的人才考效情况。

“这些人有很多表现的都很不错,再继续观察,有毅力,扎实肯干再动动动脑这才是我们需要的人。”李德道。

“离开的读书人是不是太可惜了?”李世民问道。

现在幽州城需要人,读书人更是少,能够凑齐这三千来人依然算是目前最好的结果,轻易让那些读书人离开确实是些损失。

哪怕那些人只擅长吟诗作画,但至少能够识文断字。

李德想了想觉得是不应该这样轻易放弃,有什么办法呢。

“要不将这些人聘请过来教人读书识字吧,只要他们肯留下教书,月例可以多发一些。”李德道。

李世民会这样安排,至于支出的钱财肯定是先锋兵来出,他负责办事就好。

教书育人很多和年轻人不愿意做的,都是一些上了岁数的读书人喜欢做这种事情,不过也都是做大户人家公子的老师。

月例给的多,说出去也体面。

就在大部分读书人继续为劳作的事情煞费苦恼的时候,离开那三百多人就留下了几十人每天负责教百姓们读书识字,只要是喜欢听的都可以去。

就是相当于公开课,而教授的内容都是千篇一律,读书识字,一样的东西会重复几天的时间在教另外的东西,再过几天可能会再教一遍之前的识字内容。